献礼建党百年 纪录百名前卫丨陈雷: “网红”书记带出淘宝村!淘宝网

陈雷,57岁,肃宁县河北留善寺镇西乾泊村党支部书记。依托当地渔竿渔具产业优势,陈雷率先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带动起全村三分之二的村民从事电商及相关工作,全村年销售额达1.2亿元。西乾泊村从一个传统农业村变成了富裕的淘宝村,陈雷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书记。

“陈书记,为啥你这儿的电商能搞得这么好?快跟俺们说说。”肃宁县万里镇卫家庄村“两委”和村民一行人来到河北留善寺镇西乾泊村,刚见到陈雷,就迫不及待地取起“经”来。

“电商成本小、渠道广,还易于复制,是带动咱农村发展的一条捷径。一开始,俺也不了解电商,多次考察才发现,做网店见效快,是不错的挣钱方式。”这几年,来交流致富经的人数不清,每提起电商,陈雷都是神采飞扬。

陈雷说,他和电商结缘是在2012年。彼时,多次创业的他正寻找新的致富途径。一次偶然,见儿子儿媳网购,陈雷直觉神奇:“没想到人在屋里坐,靠一台电脑,就能把东西卖到全国。”

有了这个念头,他立刻研究起经营项目。“俺镇的渔竿渔具厂多,可卖货却难住了不少人。俺一合计,为啥不能在网上卖咱这儿的渔竿渔具呢?拿货还方便。”

“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挺难的。”回忆起电商“初体验”,陈雷记忆犹新,“网店销售看似简单,要干的活计却不少。拍照上传、客服答疑、发货……哪一步做不好都不行。”

但陈雷没有放弃,而是更加认真地摸索着,一点点将销售额从一天一单、十几单做到几十单、几百单,还乘势而上,相继入驻多个网络平台。当年,不仅自家店铺年销售额超百万元,还帮助很多销售困难的渔竿小微加工厂脱了困。

“陈书记,这段时间俺店里的流量少,你说咋样才能精准引流呢?”“俺要做推广,怎么做能出效果呀?”除了接待外村人来交流学习,陈雷还是本村村民的“活教材”。没事时,他们就要聚到一起,探讨电商知识。

2014年底,陈雷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立志领着乡亲们大干一场,“自己富不叫富,带领全村都富起来那才是本事!我要让乡亲们都能盖得起新房,开得上轿车,卡上的余额越来越多!”

怎么干?他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党员会,现身说法,可是来开会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对电商一无所知。

不理解?没关系!那就先把村民代表和党员家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晚上,他挨家挨户分析:“谁家的儿子在干啥?谁家的孙子适合干电商?”趁着热乎,再招呼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年轻人家里做工作,带大家到自家考察。

为了打消村民们怕赔钱的顾虑,陈雷甚至让儿子买了辆奔驰车,刺激和鼓励村民们开店。

与此同时,为让乡亲们尽快上手、少走弯路,陈雷还自费邀请专业老师对村民进行培训,手把手地教大家实际操作。

为了方便大伙儿发货,村里还与多家快递公司合作,让村民不出村口就能收发货物。对家庭困难的村民,还从供货、资金上给了很大支持,帮他们赊销。

2019年,他还跑办成了全省首家电子商务合作社——肃宁县玉露香电子商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借着合作社,将好的电商政策和技术发扬光大。

“来,老铁们,下面给大家上个福利款。我手上这款渔竿适合黑坑、水库和野钓,钓25斤内的鱼没问题……”夜幕降临,西乾泊村愈发热闹。手机前,一位位村民化身主播,直播得火热。电脑前,问询的消息响个不停,客服快速回答,不一会儿,就卖出了几百件渔竿。

“这两年短视频火了,俺们又在多个平台开了直播。有时候一场直播就能吸引万八千观众,卖出两三万元产品。”除了传统网店,陈雷又率先走出电商直播的新路子。他建起西乾泊村电商服务中心。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可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展示渔具及特色商品,让村民做短视频及直播。

网上订单不断,陈雷还带着不少村民开起渔具厂,除供给自家店铺,也能为村里其他网店定制产品。去年疫情期间,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加强创新,不断研发出迎合市场的渔具产品,完善售后服务,网销量反而节节攀升。

如今,西乾泊村已形成渔竿工厂、研发新产品、直播带货的产业链条,全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从事电子商务或相关工作。去年,全村渔竿渔具销售额达到1.2亿元。

线上销售越做越火,陈雷并不满足。头脑灵活的他,又打起了线上+线下销售的主意。“直播推荐的产品有限,实体店铺有一二百种产品,购物体验更好,能吸引不少钓友,增加顾客粘性。”陈雷计划着,以西乾泊村电商服务中心为试点,推广“双线”销售模式,摸索经验,辐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