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pro2(adidas prophere)

我们反复探寻,一双跑鞋的边界在哪里。

这是一份关于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2 的众测报告,由六位马拉松“国家一级”达标选手共同完成。他们分别由三位全马PB平均 300 的女子运动员,两位全马PB 225 以及一位半马 PB 66分 的男子运动员组成。

黑榜:

NEXT%一直采用勺型一体化全脚碳纤维板,简单实用,既确保了平稳着地,同时增加了前脚的刚度,以帮助跑步者大步向前,并且具有很强的推进感。

目前US9码不挑配色最低价500+。

但是真的后卫好鞋太多了,我也很无奈…反正你们知道优秀提名里这双是最能打的一个就好了。

是一款突投均可完全偏向进攻的鞋款,如果你是防守尖兵需要仔细考虑在做选择。

2021年6月16日,adidas发布全新革新性力作——ADIZERO系列跑鞋,ADIZERO ADIOS PRO 2、ADIZERO BOSTON 10、ADIZERO PRIME X,一连三款。

1、前掌高度40mm,后掌高度50mm,中底高差10mm;

2、US 9码重量272克,官方售价2099元;

3、adizero Prime X采用单层的CELEMESH 2.0鞋面,相较此前的adizero adios Pro 2面料更少,更为轻薄;

4、adizero Prime X相较adizero adios Pro 2中底增厚10mm;

5、adizero Prime X在adizero adios Pro 2的基础上中底额外新增了一块ENERGYBLADES的能量碳片;

6、adizero Prime X外底全部采用马牌橡胶大底,adizero adios Pro 2则是马牌+光头胎的组合;

7、设计上的区别造成了脚感上的差异,因为采用更为轻薄的鞋面,所以adizero Prime X的透气性要更好一些,同时支撑和包裹也相对弱一些;

8、增厚的中底是为了带来更极致的脚感,而ENERGYBLADES的能量碳片则是为了提供更强的助推,但就实测而言,过厚的中底相较有些柔软,ENERGYBLADES的能量碳片并没有实现性能最大化;

9、因为鞋面更轻,这款鞋的主要重量都集中在中底、外底,因此实际穿着感受而言,这款鞋比之数据上更重,有一种明显的坠脚感;

10、违规的中底可能是这款鞋不适合精英选手比赛竞速的次要原因,过重的重量以及相对adizero adios Pro 2更弱的助推回弹可能才是更主要的原因。

小体重跳绳跑鞋黑红榜(仅包括所有参与本场测试的鞋子):

过大体重跑者跳绳跑鞋:

根据阿迪达斯的测试,这样的设计能够为前脚掌提供很好的刚度,刚度越高则回弹就越充分,还减轻了重量,精英选手本身就是前脚掌落地同时前脚掌蹬地,给予前脚掌更多支撑回弹也许是阿迪这款跑鞋的设计思想,阿迪达斯这次的5根碳棒设计会让人联想到金刚狼或者外骨骼,这个设计也是这双鞋最大的设计亮点。

Under Armour Embiid One

前掌厚度超过24mm的跑鞋

竟训跑鞋:Adidas Adizero Boston 10:

他的队友本西蒙斯上脚:

Nike free赤足系列,(一般通过0-10的数字表示“赤足感”,数字越小,鞋底弯曲度越大,越接近地面)

199币

另外在稳定性方面,对于 230 以内的精英选手甚至更快的专业跑者来说, ADIOS PRO 2 完全能打,“无论是 310 以内配速场地 400米/800米 的间歇,或者是 400 配速下的长距离,支撑包裹、落地都十分稳定。”

提到阿迪达斯的缓震慢跑鞋,几乎所有人最先想到的就是Adidas UltraBoost系列跑鞋。去年阿迪达斯发布了Adidas UltraBoost最新的Adidas UltraBoost 22缓震慢跑鞋。鞋子采用了 Primeknit 一体编织鞋面工艺,透气性和包裹性都不错鞋,鞋面有一点毛茸茸的质感,好不好刷就不知道了。鞋子搭载BOOST中底和Linear Energy Push系统(H型tpu鞋骨),穿着舒适,相比上一代ub22提高了6%的中底材料。ub祖传Continental马牌橡胶外底,保证了耐用性。ub22对于女生进行了专门调教,增强了足内侧支撑。加大后跟boost面积,改良了鞋舌。ub系列最近几年的变化不难看出,ub系列在不断往支撑保护方向发展。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不着急买坐等打折还是很香。阿迪达斯官网1049。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双鞋对于跑者的腿部肌肉力量有一定的要求。

特步飞凌系列跳绳跑鞋

黑白色的碰撞带来不输 Y-3 系列的高街风范,而黑粉配色同样适合彰显个性的女生,喜欢高街的朋友不妨关注,十一穿一对情侣鞋也是极好的。

湖人队的詹姆斯上脚:

他们的对手恩比德上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