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里装修时弱电箱到客厅之间只预留了一根网线,导致路由器和IPTV不能同时使用。刚开始家里宽带是100M的,我就将网线一分为二来使用。后来宽带升级到了200M就不能这样用了,因为网线一分为二的情况下速率最高只能达到100M。也有技术宅用路由器或交换机划分Vlan以达到不损失宽带的情况下同时使用的目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太过复杂。
今天主要谈一下家里是网线还是光纤,按照现在的开发商入户标准几乎都是光纤进户,一般会有网线和光纤同时入户。
LG 55UJ7588-CB 55英寸 4K液晶电视4688元
弱电箱中我们要提前预留两个电源,并在其中放置光猫和一个交换机,两个电源就是为这两个设备供电的。
下面是网页截图
接上魔盒之后,连上了无线网,这种老式电视直接就变成了智能电视,
另外的原因是,运营商服务器数量多,大多通过组播方式提供电视和视频点播访问,大大减轻服务器压力,而普通网络机顶盒用免费直播软件看电视,都是采用点播方式。
当然,数像素除了要有眼力和耐心,还要讲究方法
另外一个端口就是连接家里的电话、电视、路由器了。
多数人都认为4K电视以及4K视频解决了大屏幕图像颗粒感的问题,个人认为40英寸以下根本没必要考虑4K电视,因为看4K视频和看1080P视频基本没有视觉区别了。笔者还基本认同这一理论。简单点说:4K电视越大越好,至少50英寸以上才有意义。
所以在这里再讲下最关键的: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CGTN纪录频道精心编排,首日播出的节目内容涵盖自然、文化、科技、生活等多个领域,荟萃了《空中看香港》《蔚蓝之境》《如果国宝会说话》《大国建造》《Hi,火星》《生命之盐》等精品纪录片,全面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Beyond Definition—从索尼开始谈谈那些专业摄像机 篇二:从标清到4K,从SDR到HDR,从过去到未来
关于MEMC/动态补偿:首先,这个功能做得好和不好区别是很大,做得不好不如没有;其次,这个功能对高刷新率如120hz的面板的电视比普通60hz的要重要;再次,产生的效果不一定讨人喜欢,很多人可能就喜欢电影原生24帧的效果。 如果你喜欢把视频的动作变得比你平时看到的更顺畅,你应该买一台可以动态插帧的电视。另外,这个功能对于喜欢看体育类节目或者网络视频的人家说十分重要!下面会具体讲到,这项非常值得加钱。
第一步:找个长度有限的白色区域,量下长度,如下图。
第二步:用相机拍下这一部分,用电脑放打,并数这部分的子像素组的个数。4色4k就是4个rgbw四个像素一组,鄙人数下来是98组。(知道第一步为啥提示选个长度有限的区域了吧,数花眼 )
第三步,量下整个屏幕显示区域的长度。鄙人量出来大约是121cm,于是就可以算出横向大约有多少组像素。
98/41*1210=2892.195,所以横向大约是2890个有效像素,而标准的4k横向应该是3840,由于用白色子像素代替了一个三原色子像素而少了四分之一的有效像素,3840/4*3=2880和测得的数值基本符合(毕竟手工测量有误差),这也就是伪4k的来由,横向的确缺了1/4有效像素。不过LG的伪4k还算厚道,毕竟子像素数量是一样的,只是因为需要4个子像素才能组成一个有效像素才没有达到真4k标准,还有一种三星p排伪4k就更坑了,这里不再详述。
首先,RTINGS的推荐设置是基于专家暗室模式的,因为这个模式最接近他们要求的标准。然后很多选项是只有在专家模式下才可以选择,有些模式甚至都看不到这些选项。画面比率自然是选择原始,防止电视机强行拉伸画面。节能模式RTINGS说是关闭,不过人家是专业测试不希望电视机自动调整亮度。个人觉得这个选项可以根据个人感受设置,毕竟晚上看和白天看对亮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晚上光线昏暗时仍然保持高亮度看着会有点累,让电视机根据光线感应情况来调整背光亮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和手机的屏幕自动亮度调节一个道理),同时还可以节能。当然,前提是你的电视机带光线感应器(也有人觉得光线感应器开启后亮度偏低影响画面)。
背光按需设置(注意这里的背光和节能模式对应,如果是pwm调光的话调低频闪会比较严重。RTINGS设置为33是为了达到测试标准,不需要照抄),对比度95,亮度50(这边的亮度和背光不是一回事,调的是液晶光阀的透光度,不要轻易去动,会影响画面细节)。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都设置为0,因为RTINGS不希望画面被过度锐化。
在专家设置里,RTINGS希望保持视频的原汁原味,把动态对比度、超分辨率和边缘增强以及颜色筛选全部关闭。色域改为自动,这时候电视会自动根据视频源来选择色域。gamma改到2.2更符合他们的要求(注意这点可能会根据型号不同选择BT.1886)。
白平衡,这个型号RTINGS选择了暖色2,我看其他型号有选暖色1的。这个可以自己看下,我的型号暖色1差不多,暖色2太黄了,看个人喜好吧。
LG的动态补偿叫TruMotion(索尼叫Motionflow,三星叫Motion Plus),一般分柔和,鲜明,和用户自定义。用户自定义里如果分两个选项的话,一个是去抖动(插帧),一个是去模糊(通过周期性关闭背光来去残影)。rtings的注释是,对于30帧的视频源,调第一项,对与60帧的视频源调第二项。第一项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标准的动态补偿,第二项我就不太明白了,因为LG电视基本都是120HZ pwm调光,本身就自带一定的去模糊效果 ,这个de-blur选项调整的不知道是什么参数,可能是每个背光开关(闪烁)周期中的亮屏时间长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强烈就强烈建议关闭了。关于是否低频pwm调光,可以参见rtings每个电视机评测里的Flicker-Free(无闪烁)部分。
第一项亮度(背光)请自行设置,rtings是为了评测标准所以调了最低,不要学 对比度设置为90以防止影响高亮水准。gamma设置为0,不过如果你有觉得黑色糊成一团的话可以适当提高以带来更多细节。黑色级别设置为50比较准确。黑色矫正和高级对比度增强关闭这些只是图像处理并不真正影响电视的实际对比度和画面质量。
第一个功能只是动态补偿,现在很多机型都有。第二个功能新的带局域背光控制的机型比如9系和不带局域控光的8系是不一样的,8系以下的背光扫描技术是整体/半画面插入黑帧(如下图),对画面亮度影响较大,而9系最新搭载的明锐动态技术则是通过智能分析只在运动部分插黑帧(关闭局域背光)来消除残影,因此对画面的整体亮度影响较小。动态补偿开高了画面更流畅,但是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些假,毕竟插入的帧是电脑计算出来的,和实际的运动轨迹可能有出入,人走路跟飘一样,过于平滑。清晰度(插黑帧)开高了可以使得画面更清晰去除残影,但会降低亮度。这个都凭个人喜好调吧,鄙人反正是个俗人,喜欢流畅。视频信号选项里全自动我就不写了。
关于HDR,在连接hdr设备前先将外部输入菜单里的hdmi信号格式改为增强格式才能支持hdmi2.0带宽,注意只有hdmi2、3两个口支持增强带宽。
1,再重复一次,以上当然只是专业评测网站的推荐设置,除了hdr部分,只能说能让电视的显示效果更为自然,并不代表会更讨好你的眼球。个人常看的视频源和偏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对上面选项的理解稍加调整。另外现在的电视都是各个hdmi输入可以单独设置画质模式的(比如对hdmi1广电用一种设置,hdmi2口蓝光播放器用一种设施,hdmi3口接游戏机一种设置),可以根据视频源清晰度、是否hdr、以及对延迟的要求等针对性设置。另外,根据型号不同,rtings的推荐设置也可能略有变化,具体自行查看相关品牌型号的settings。
2,买电视的时候还是注意下低频pwm光问题。现在的手机已全面沦陷,虽然大家喊着LCD永不为奴,但可选的机型越来越少。电视机的话,至少你现在还可以充值信仰拒绝低频闪烁。在客厅这种光线环境比较好的地方你还可以开最大亮度来避免闪烁,但如果是为卧室选择电视,而且经常是夜间观看的话,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毕竟低频pwm调光是真的会导致用眼疲劳甚至影响视力的,敏感的人甚至会看得头晕。
3,最后还是在这里强调一下,网络视频的画质真正提升之前(尤其是帧率),喜欢看网络视频的朋友们一定要买带动态补偿的智能电视,因为动态补偿对低帧率网络视频的观感提升极大,而配合盒子的话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如果家里有安卓电视且带动态补偿技术,你可以试一下用盒子输出60hz画面hdmi接电视和安卓电视直接看腾讯视频看看差别(动态补偿开流畅),在大场景画面视角旋转时的差距会非常明显,用盒子接电视明显画面卡顿非常难受(网络视频帧率不足和盒子处理简单重复插帧导致),而智能电视直接播放经动态补偿处理的网络视频则是非常流畅(虽然有的时候会有点假,至少不影响整体观感)。我测试用的是腾讯视频日剧《重版出来》第一集开头女主进大楼的画面,接盒子和智能电视直接放流畅度天差地别。如何盒子相对高级,可以把输出帧率调低比如一般盒子会支持24hz,然后把插帧交给电视机,画面会有较大改善,但还是不如电视机直接播放网络片源效果好。(另外我用的盒子是千元级的开博尔q7,买lg电视的时候送了个小米盒子4c。这里吐槽下小米盒子,画质真是烂到家了,广告又多会员又贵,第三方app还不在首页。另外电视机这个东西真不是简单堆硬件就可以做好的,对颜色和动画的处理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才能做好。棒子的电视虽然伪4k,虽然低频调光,但说实话观感并不差,只是比小日本少了一点诚意。相比而言,某些国内厂商就会堆参数,实际观感一塌糊涂。当然,国产也有做得很好性价比很高的, 反正我看rtings经常推荐TCL
最后,作者只是一个键盘侠,而不是专业工程师,水平有限,如有解读不到位的地方请轻喷。本文仅是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最后的最后,索尼,请给鄙人打钱!给大妈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