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件箱设置规范 天津智能快件箱公司

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

近日,《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电子商务物流包装减量要求,物流包装层数不宜超过2层,产品单次包装成本不宜超过产品总成本的5%,物流包装成本不宜超过物流成本的10%。

2月23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多个快递站点了解到,除易碎物品外,大多快递包装层数多为一层,不少站点推行可降解的环保寄件袋,还设置了绿色包装回收箱,鼓励消费者回收利用快递二次包装。

业内人士认为,推行物流绿色包装还需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快递企业、消费者共同发力,绿色包装材料的成本通常比传统包装材料高,这也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权衡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物流包装层数不宜超过2层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同比增长12.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4.5%;全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同比增长29.9%。

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电商物流包装消耗快速增加,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与日俱增。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我国大型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已达到生活垃圾增量的85%—93%,包装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电子商务物流包装绿色化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

2月13日,商务部网站通知,根据商务部相关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企盟(北京)电商物流技术研究院组织编制完成《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适用于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包装生产企业和商品生产企业。

《征求意见稿》对物流包装的材料、性能作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纸质材料、塑料、金属、木材、胶粘剂、油墨等常用原材料的成分指标。例如,纸质包装的纸浆宜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纸、再生植物纤维或原生木浆。在减量化与限制过度包装上,提出物流包装层数不宜超过2层;产品单次包装成本不宜超过产品总成本的5%,物流包装成本不宜超过物流成本的10%。在确保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中包装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包装填充物。

在回收利用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可通过直接回收、第三方回收、网点回收等方式回收包装。对于废弃包装,应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能再生利用的部分进行无害化处置。宜建立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事实上,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2021年3月12日起实施的《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明确中规定,寄递企业应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回收流程,对包装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此次《征求意见稿》则是在上述政策基础上,对包装技术和管理要求方面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武汉多个站点推广环保回收箱

2月23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武汉多个快递站点了解到,大多都通过减塑、回收、循环利用等方式,让“肥胖”的快递包装“瘦”下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有的站点还推行可降解的环保寄件袋,设置绿色包装回收箱,鼓励消费者回收利用快递二次包装。

在武昌东亭一家菜鸟驿站门前,摆放着两个箱子,里面堆放着一些使用过的快递盒、气泡膜。吴德权是这家站点的负责人,他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这是驿站推广的回收利用箱,“这个回收利用箱已经用了好几年了,来拿快递的顾客,我们会提倡拆盒后放在回收箱里,还有相关的奖励措施鼓励回收利用。”

快递站点的回收箱

吴德权介绍,回收利用箱投放使用后,1个月能回收上千个箱子,回收来的箱子利用率能达到80%以上,“只要能用的我都会留着重复用,泡沫纸、海绵胶也能回收重复利用,既环保又节约成本。”

在快递包装层数上,吴德权称,一直都不提倡过度包装,在确保包装安全的前提下,普通快递一层包装就够了,“快递包装是根据寄递物品的类型来决定,例如易碎物品需要在箱子内适度填充气泡膜,冷冻食品则需要加冰袋,这类物品一般要包上两层,而普通非易碎物品一般只需要快递袋或快递箱一层包装,根据快递大小,成本在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

在汉阳百灵景都一家快递站点,同样设置了环保回收箱。站点负责人李熊介绍,普通的包装盒可以回收后反复利用,但包装袋回收利用难度大,一般一次用完就破损了,为此站点推广了环保寄件袋,“环保寄件袋就是生物基快递袋,可降解,更加绿色环保,但成本是普通寄件袋的三四倍。”

可降解的环保寄件袋

吴德权也坦言,他了解到也有站点使用环保材质快递箱,但迫于成本压力全面推广起来难度大,“包装的材质和质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回收利用率,比如有些材质容易破损的箱子,回收后也只能当废品卖掉,期待能够统一标准,有更耐用、性价比高的绿色环保材质的快递箱和快递袋研发投用。”

北京社科院研究院王鹏表示,《电子商务物流绿色包装技术和管理规范》或将进一步为快递包装绿色化提供行业标准,从监管部门到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再到消费者,全链条发力减少过度包装、推行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材料的成本通常比传统包装材料高,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并需要在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对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大多数绿色包装材料仍处于发展初期,绿色包装材料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在运输过程中易破裂、易变形等,这会影响包装的保护性能,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改进,以提高性能和可持续性。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5月31日晚8点,京东618正式开启。晚8点刚过,全国多地的消费者已陆续收到京东物流送到的第一单商品。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班学生小王也收到了由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送达的一套水彩颜料。“我是学美术教育的,马上就要毕业了,室友们都各奔东西,我想画几张‘全家福’给他们留作纪念。”

据了解,京东物流已将智能快递车的投用范围进一步下沉,不仅在北京、天津、南宁、无锡等城市,在正定等区县也能看到智能快递车忙碌的“身影”,目前,京东物流已常态化运营600余台智能快递车,持续扩大服务范围,为广大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快递收寄服务增添科技力量。

作为国内首家将自动驾驶应用到物流实际场景中的企业,京东物流自2016年起就开始致力于智能快递车的研发,并在一线应用,目前已更新迭代至第五代智能快递车。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京东物流持续开展多种业务探索,服务范围不仅覆盖社区、商圈的快递配送,还跟七鲜等商超系统打通,提供超市订单无人即时配送服务。

今年618前,智能快递车还上线了揽收接驳服务,针对一些路途较远、货量较多的小区或商圈,智能快递车装载着待配送或揽收来的包裹往返站点和京东快递小哥之间,完成接驳工作。通过人车组合,不仅提高了单个京东快递小哥的工作效率,还进一步提升了商家的收/发货时效,让商家在业务高峰期更从容、更省心。

除了室外场景,京东物流自研的室内配送机器人,还能把快递包裹直接送到工位。通过调度与监控系统,以及激光雷达、超声波探头、深度相机等高精度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自主感知和定位,再结合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SLAM导航定位算法,室内配送机器人可以实现智能规划路径,并与写字楼的门禁、电梯系统打通,自主完成过门禁、上电梯、自动避障等动作,准确、快速、安全地将快递送达到指定楼层指定位置,并通过电话、短信、小程序等方式通知取件人完成取件,有效解决了很多写字楼内快递员因门禁限制无法上楼问题,同时也节省了企业员工上下楼取快递的时间。

目前,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和室内配送机器人实现对城市社区、商业园区、办公楼宇、公寓住宅、酒店、校园、商超、门店等八大场景的覆盖,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随着今年京东618正式开启,京东物流也在多项保障和服务措施的基础上,持续加码服务,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守护沸腾的人间烟火气!